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青年學生深刻領會“知難而進、艱苦奮斗”的精神,3月5日,校團委組織我院二期青馬班學員和主要團學干部赴濟源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仰望愚公雕像,參訪愚公移山歷史展覽館,聽愚公移山從古至今的傳美佳話,接受愚公移山精神的洗禮。

百年風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走過百年歷程,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照亮星空的思想,匯聚成一條奔流涌動的紅色精神血脈。三月五日天氣新,王屋山邊多麗人。學員們來到愚公移山雕像下,在毛澤東同志題寫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影壁前佇立良久,向先輩表示深深的崇敬。走進王屋山愚公移山紅色教育基地,鏗鏘有力的鐵臂銅拳映入學員們的眼簾,“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在愚公移山群雕廣場,刻在墻壁上的《愚公移山》遒勁有力。

學員們來到了愚公移山歷史紀念館,在紀念館講解人員的帶領下,睹物思人,聽取愚公的生平故事,一點一滴,將知難而進、艱苦奮斗的形象,樹立在廣大師生的面前,使在場的后輩們永遠懷念。
在參觀愚公移山歷史紀念館的過程中,學員們認真聆聽了紀念館講解員愚公生平事跡全面深入的介紹,一幅幅圖片、一個個故事,都透露和彰顯著愚公移山精神,大家邊聽邊看,倍受感動。

在中華愚公村,欣賞王屋老街的美景,悠悠老街,背靠漫山的燦爛,與春日的王屋山融為一體。講解人員講述愚公村的歷史發展,愚公村曾因交通閉塞而陷于貧困,祖祖輩輩土里刨食,看天吃飯。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愚公子孫傳承愚公移山精神,搬掉貧困大山,發展鄉村旅游,正朝著鄉村振興的目標奔跑。


3月6日,學員們重走愚公移山路線,濟源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發源地,愚公移山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毛澤東同志在七大閉幕的演講,讓愚公移山從一個寓言故事上升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并不斷鼓舞每一個中華兒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砥礪前行。
重走之路雖很辛苦,但也使學員們切身體會了愚公移山精神,愚公移山這種百折不撓、不怕艱辛、勇敢向前的精神,會一直激勵新時代的年輕人不斷努力。


通過本次濟源紅色研學之旅,在政治上增強了學員們的堅定性,在個人發展上教會了每一個人,無論在什么崗位都要踏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國家新的使命和責任,也讓我們更加堅信:“成功之前難免有失敗,只要能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