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彤通訊員劉馮文/圖
覆蓋農業全產業鏈的“支農寶App”、提供土地托管服務的“煥永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特種蔬菜新品種的“四妮特菜”、致力于“手撕鴿”品牌培育的“民成家庭農場”……當新農民遇上新理念新科技,創業創新的被激情點燃了。
9月4日,以“新時代·新農民·新風采”為主題的河南省2020年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在省農業高新科技園舉行復賽。
活動自7月啟動以來,共征集到來自全省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的229個項目,其中初創組138個、成長組91個。農村電子商務、田園綜合體、生態循環農業、智慧農業供應鏈等眾多項目負責人同臺競技,并與來自省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中國農業銀行河南分行、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省農業科技發展中心的評審專家交流碰撞(如圖)。
入圍復賽項目100個,初創組和成長組各50個項目負責人通過PPT進行了現場路演。哪些路演項目容易脫穎而出呢?記者在評審現場了解到,項目團隊建設、技術實力展現、商業經營模式、經營風險對策、創新和成長空間等多方面的表現是核心要素。
經過激烈的比拼,成長組和初創組各前20名共40個項目,將進入9月20日~21日在省農業高新科技園舉行的決賽,最終獲獎選手將參加“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主會場活動。
“參賽項目的數量、質量,均比前兩屆有大幅度增加和提高,既有大而全的項目,又有小而精的項目,這反映了我省新型職業農民積極參賽的熱情。”大賽評審組組長、省大眾創業導師、省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站長張道明提醒,“參賽選手要注重學習政策、加強合作和防范風險,讓創業之路越走越穩。”
據了解,河南省2020年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是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與科技扶貧的一次務實之舉。大賽的舉辦,不僅搭建起了農村優秀創業創新人才展現新風采的競技舞臺,入圍決賽的項目還可優先享受相關部門和科研機構、投融資機構在政策、科技、金融方面的支持。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人才支撐是關鍵。大賽的宗旨就是樹立創業典范、弘揚創業精神、促進產業興旺、推進鄉村振興。”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處長、一級調研員胡若哲說,“今年的229個參賽項目,是從全省推薦項目中推選出來的優秀代表,是河南省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的主力軍、生力軍,展現、展示了新時代河南農民的新形象、新風采。”
近年來,我省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已初步實現了系統管理隊伍服務能力、培育機構精準培育能力、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能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帶動能力“四力提升”培育效果,全面開創了高素質農民培育新局面。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計培育各類高素質農民90多萬人,涌現出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國聞名遐邇的新型職業農民典型代表。
“這些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活躍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線,是中原大地現代農業的耕耘者、播火者、引領者,他們將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現代經營理念和產業發展模式引入現代農業生產經營和農村經濟社會建設,為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新的活力,賦予了新的動能。”胡若哲說。
新聞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