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種業振興,北京先行。10月18日,第二十九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在北京園博園拉開序幕,開幕式上,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發布“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名單。

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發布“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名單。南方農村報 吳秒衡 拍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河南省鶴壁市農科院院長程相文、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李登海、石家莊蠡玉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勁霖、中國農科院研究員黃長玲、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趙久然作為選育者代表上臺領獎。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豐臺區委書記徐賤云、通州區代區長孟景偉為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選育者頒發榮譽獎牌。

“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選育者代表頒發榮譽獎牌環節。南方農村報 吳秒衡 拍攝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作物,中國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玉米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目前,玉米種業市值300多億,占全國農作物種業最大份額,支撐起了與玉米相關的飼料、食品、燃料以及工業用酒精和淀粉等產值超“萬億級”的大產業。
玉米種業振興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和根本。雜交玉米是我國農業科技育種幾十年最活躍、成就最突出的領域,自交系選育是培育優良品種的基礎。“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推薦活動由中國種子協會、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北京種業協會聯合組織,經專業委員會評議、公式,推薦委員會確定:黃早四、綜31、浚92-8、478、L91158、京92等55個玉米自交系獲推薦。

獲推的55個玉米自交系名單。南方農村報 吳秒衡 拍攝
據統計1982年至2019年玉米種植數據,獲推的55個玉米自交系中,每個自交系所選育的品種累計推廣面積均達到4000萬畝以上,累計推廣面積達125億畝,占同時期全國玉米總播種面積的40%。獲推的55個玉米自交系推動我國玉米單產增加了2.8倍。其中,國內選育的48個自交系中,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聯合選育的“黃早四”育成品種推廣面積最大,累計達21.7億畝。

玉米自交系品種‘黃早四’
實踐證明,我國種業自主創新大有可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秉承“協作創新、共享成果”的精神,在以自交系為核心的雜交育種引領下,通過玉米品種選育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育種水平的距離,是農業科技創新的縮影,也是全體農業科技工作者集體的貢獻。
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玉米種業振興新征程已開啟,種業人攜手共擔勇攀科技高峰,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撐!